近年来,我区立足良好生态优势,通过抓龙头、扩基地,深加工、精包装,树品牌、促营销,大力推动金柚、水稻、茶叶和畜牧水产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。
在位于我区雁洋镇的梅县华银茶叶有限公司茶园里看到,茶农正忙着采摘秋茶。据了解,该茶园面积约2250亩,全年茶叶产量超15吨,年产值达1300多万元。
梅县区是全国生态产茶县。近年来,我区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,撬动社会资金近亿元发展茶叶产业,重点打造梅南、水车片南部区域,雁洋、丙村片东部区域,石坑、梅西、大坪片西部区域三大茶叶产区,在茶叶制作工艺、制茶工培训、更新制茶设备等方面下功夫。2018年,全区茶叶种植面积1.57万亩,产量1275吨,先后培育了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、阴那山茶叶公司、梅南北山嶂茶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注册了“雁南飞”、“阴那山”、“健神”、“梅凤”等商标品牌,打造了“梅县绿茶”品牌,并引导茶叶产业向休闲旅游等领域延伸。
同时,我区还大力推进水稻产业发展。在位于丙村镇的稻丰米业水稻机械示范基地,只见稻苗长势良好,工人正忙着田间管理工作。
该基地还积极探索推进“稻鱼共生”项目,自今年4月以来已投放2万多尾鱼苗,有效促进了粮食提质、农民增收。
梅县区是广东省产粮大县。近年来,我区认真做好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,按照“公司+基地+农户+品牌”的模式,实行水稻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种植生产,培育优质稻米品牌,提高产品竞争力,打造出“金良稻丰”“君惠”“酥穗”“嘉园”“嘉州梅花”等梅县特色稻米品牌。2018年,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4.58万亩,总产15.87万吨,现有粮食生产企业、合作社16家,全区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2.35%。
近年来,梅县区通过抓龙头、扩基地,深加工、精包装,树品牌、促营销,大力推动金柚、水稻、茶叶和畜牧水产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。2018年,全区农业总产值71.93亿元,农民人均收入18735元,培育发展省、市、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55家,其中省级21家、市级47家、县级87家;农民专业合作社959家;家庭农场1477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