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咨询 > 郑州“皇家一号”覆灭记:记者冒死揭秘豫式一
郑州“皇家一号”覆灭记:记者冒死揭秘豫式一
时间:2025-07-16 22:03 点击次数:

  在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中,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。郑州的 “皇家一号” 国际娱乐会所,曾经在当地声名远扬,却并非因其正当的经营与优质的服务,而是因其背后错综复杂的违法犯罪网络。

  2012 年 8 月 16 日,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CBD 商务东四街,一座耗费脸谱集团 2 亿巨资打造的娱乐 “巨擘”——“皇家一号” 国际娱乐会所正式开业。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郑州的夜空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,号称 “中原第一大会所”。

  会所的建筑风格奢华至极,地上四层,地下两层的空间布局,彰显着其宏大的规模。156 间豪华包间,每一间都配备着英国原装进口的音响设备,仿佛在诉说着自身的不凡。

  最大的房间宛如一个小型的宴会厅,可以轻松容纳 100 余人。而房间的消费价格,从 1000 元到 10000 元不等,如此高昂的定价,已然将其定位为高端娱乐消费场所。

  据了解,这里人均正常消费在 6 千元左右,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,却吸引着众多追求奢华享受的顾客纷至沓来。

  从一开始,“皇家一号” 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 “派头”。它的幕后实际控制人是高兴武和张军等人,这些人在当地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复杂的背景。而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陈加贵,以及负责协调对外关系的任文模,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手段。

  他们精心打造这个娱乐帝国,看似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市场分得一杯羹,然而,真正的野心却远不止于此。

  在 “皇家一号” 奢华的表象之下,隐藏着的是一条肮脏的产业链。开业之前,股东陈加贵、王国付等人就已经在暗中谋划着如何获取巨额利润,而他们最终选择的途径,便是实施公关小姐有偿陪侍和活动。

  为了便于管理,他们想出了一套独特的 “红绿牌” 管理制度。其中,绿牌公关小姐成为了他们实施活动的 “主力军”,一旦客人提出要求,绿牌小姐必须 “接单”。

  从招募环节开始,“皇家一号” 就开始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募公关小姐。这些年轻的女孩,或是被高额的报酬所吸引,或是因生活所迫,纷纷踏入了这个看似充满的 “陷阱”。

  经过面试录用后,公关小姐们被分不同档次,明码标价地开展陪侍服务。而对于绿牌公关小姐的收费,也有着明确的标准。当绿牌小姐经营销经理向客人推销后,会所便会收取相应费用,随后小姐手拿绿牌 “出台”。

  服务结束后,会所和营销经理会扣除相关费用和提成,将剩余费用交付给绿牌小姐。不仅如此,会所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客人投诉绿牌小姐的处罚制度,同时鼓励红牌公关小姐转变为绿牌公关小姐,进一步扩大其服务的规模。

  自 2012 年 8 月 16 日开业至 2013 年 11 月 1 日被查封,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“皇家一号” 共招募公关小姐 4500 多人,其中绿牌小姐多达 2900 多人。

  有记录的次数达到 1620 余人次,如此庞大的数字,令人触目惊心。这也充分说明了 “皇家一号” 在行业的猖獗程度,它已然成为了一个藏污纳垢的罪恶之地。

  除了交易,“皇家一号” 还涉足非法经营领域。会所股东陈加贵及涉案人员李言芳,在个人及 “皇家一号” 会所均没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情况下,从 2012 年 8 月开始,在会所内非法销售香烟。

  通过这种非法手段,他们获得了高达 436 万余元的营销收入。这种无视法律、肆意妄为的经营方式,使得 “皇家一号” 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  随着 “皇家一号” 的 “生意” 日益火爆,其涉嫌违法行为的传闻也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。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其行为表示不满和愤慨,纷纷向警方进行举报。警方在接到群众反映后,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,立即开始着手调查取证。

  为了不打草惊蛇,获取最真实的证据,警方采取了秘密侦查的手段。自 2013 年 8 月份开始,便有民警乔装打扮,以普通顾客的身份进入 “皇家一号” 进行暗访。这一过程充满了危险和挑战,民警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,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收集证据。

  在长达 3 个月的时间里,民警们深入 “皇家一号” 的各个角落,观察其经营模式、人员组织架构以及交易的具体流程。他们用隐藏的摄像机、录音设备等,记录下了大量的违法证据,为后续的打击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在暗访过程中,民警们亲眼目睹了 “皇家一号” 内部的黑暗交易。公关小姐们在包间内与客人进行着各种不堪入目的交易,而会所的管理人员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协调着这一切。这些场景让民警们深感痛心和愤怒,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打击犯罪的决心。

  经过 3 个月的艰苦调查取证,警方终于掌握了 “皇家一号” 违法犯罪的铁证。2013 年 11 月 1 日晚,河南省公安厅决定展开收网行动。

 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,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,公安厅采取了异地用警的策略,抽调了河南新乡市的 1000 多名参与此次行动。同时,还派出了三名警监坐镇指挥,足见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。

  当晚,1000 多名如神兵天降,迅速包围了 “皇家一号” 娱乐会所。他们分工明确,有条不紊地对会所的每一间包厢进行查处。在现场,警方搜出了大量的情趣用品,这些物品成为了 “皇家一号” 从事活动的有力证据。

  11 月 2 日凌晨,除了保洁与保安,“皇家一号” 大批领班与女公关被警方带走。据当时现场保安描述,警方至少拉走了 10 车人。而 “皇家一号” 的实际出资人王国付、王国有、陈加贵等人也未能逃脱法网,被警方一并带走。

  尽管如此,警方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追捕,国际组织也介入了此案,对他们发布了红色通缉令。相信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,这些犯罪分子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
  “皇家一号” 被查处的消息一经传出,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民众们纷纷拍手称快,称赞警方的行动果断有力。而这一事件也成为了郑州乃至全国范围内打击行业的标志性事件,对其他涉黄场所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。

  “皇家一号” 被查处后,案件进入了漫长而复杂的审判阶段。由于涉及人数众多,案件情况复杂,法院对此案高度重视。

  2014 年 10 月 30 日上午,河南辉县市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“皇家一号” 组织团伙非法犯罪案件。此次庭审,仅是第一批被告人的审理,十多位被告人均当庭认罪悔罪。考虑到案件涉及个人隐私,法院未进行公开审理。

  在后续的审理过程中,“皇家一号” 背后的 “保护伞” 也逐渐浮出水面。2014 年 4 月 21 日,包括时任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周廷欣、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局长黄柏仁、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王新敏等 8 名公安人员涉及 “皇家一号” 案,被相关部门调查。

  此后,更多与该案相关的人员被纪委查处、检察机关立案侦办。这些 “保护伞” 的存在,使得 “皇家一号” 能够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逍遥法外如此之久,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。

 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,2015 年 5 月 25 日上午,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加贵等十一人涉嫌组织犯罪、被告人陈加贵涉嫌非法经营犯罪一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。

  判决被告人陈加贵犯组织罪,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;犯非法经营罪,判处有期徒刑八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 400 万元;数罪并罚,决定执行无期徒刑,剥夺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

  被告人王国付犯组织罪,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其余 9 人分别被判处 10 年到 15 年有期徒刑,处以 8 万元到 100 万元不等的罚款。

  此外,各被告人犯罪所得已冻结的人民币 5480460.88 元及扣押的现金人民币 26900 元予以没收,上缴国库;在案扣押的涉案赃款人民币 727 万元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。

  2015 年 5 月 26 日,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属的红旗区法院、牧野区法院、辉县市法院、卫辉市法院陆续对其他 76 名涉案人员进行宣判:20 人犯组织犯罪,52 人犯协助组织犯罪,1 人犯非法经营犯罪,3 人犯窝藏罪,分别被判处 1 至 8 年有期徒刑,1 至 8 万元不等罚金。

  至此,与 “皇家一号” 有关的案件全部审理并宣判完毕。据统计,共有 152 名、3 名检察官涉及到该案被查处,其中 “带长” 民警 124 名,包括当时的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及多名市区一级治安大队队长。

  “皇家一号” 事件的影响深远,不仅仅局限于郑州当地,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。

  对于郑州当地的娱乐行业而言,“皇家一号” 被查封后,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

  据了解,郑州娱乐场所关停了约三分之二。许多涉黄、涉赌等违法经营的娱乐场所,在警方的严厉打击和社会的压力下,纷纷自行关闭。这一事件也促使郑州娱乐行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顿和规范,合法经营、健康发展成为了行业的新准则。

  从社会层面来看,“皇家一号” 事件让民众看到了政府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力度。它也提醒着人们,无论违法犯罪行为隐藏得有多深,伪装得有多好,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。

  同时,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、价值观的深入思考。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享受的同时,我们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,不能让、等丑恶现象侵蚀我们的社会。

  对于执法部门而言,“皇家一号” 事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。它暴露出了在治安管理、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郑州市公安局在事件发生后,迅速召开党委会和全市民警大会,通报情况,反思问题,总结教训。

  并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 “正风肃纪、强化法纪” 专项教育整顿活动,旨在刮骨疗毒,纯洁队伍。重点查处队伍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、特权思想严重、执法思想不端正、违规经商办企业、违反程序办案、非执法主体违规参与执法工作等十个方面的问题。

  郑州 “皇家一号” 事件已然成为了历史,但它所带来的警示却永远不会过时。它时刻提醒着我们,要坚守法律的底线,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,共同营造一个和谐、健康、文明的社会环境。

备案号:投放广告联系技术微信:abc0625999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abc0625999

扫一扫,关注我们